第一次聽到《The Sunset Violent》的最後一首〈Empty and Silent〉就被歌曲強烈空寂的氛圍吸引住,從來沒喜歡過King Krule個人的音樂,但每當他乾啞的嗓音配上Mount Kimbie編奏出的聲景總能從虛無中將情感解放出來,彷彿透過Mount Kimbie才能看到Krule的真實面貌,如同他們在《Love What Survives》另一首與Krule合作的〈Blue Train Lines〉就是另一個證明,即便只是一首客座的歌曲卻加深了人們對他們專輯的印象,定義出了這張專輯獨一無二的性格,這次的《The Sunset Violent》也不例外。
回過頭看Mount Kimbie過去的作品再到《The Sunset Violent》不免讓人覺得這形塑的過程跟其他樂隊、組合不太一樣,或許不能將他們當作是一般的樂隊,畢竟一開始只是Kai Campos跟Dominic Maker這兩個英國電子音樂狂熱份子的實驗場域,不像一般樂隊由搖滾的三件式樂器組合走向電子音樂的電氣化過程,Mount Kimbie感覺就像是逆著歷史軌跡行走的旅人,一直到了《The Sunset Violent》才拿起吉他製作電吉他導向的音樂,如果大家有想起來他們上一張兩人分開個別製作出的野心大作《MK 3.5: Die Cuts | City Planning》應該會對這張的製作方向更摸不著頭緒,唯一的方向大概只有他們不斷「跨界」的野心,聽了Dominic去了洛杉磯後製作的《Die Cuts》找來無數R&B、Hip-hop音樂人就知道這野心有多驚人,我甚至覺得這是一張被低估的傑作,畢竟這張專輯居然連一頁Wiki頁面都沒有。
或許我們從《Cold Spring Fault Less Youth》跟《Love What Survives》的某些歌曲就能聽出一些他們搖滾化的端倪,相較起他們第一、二張post-dubstep的曲風,《Love What Survives》這樣冷調帶有後龐克性格的曲調才真正讓他們從英國電音圈中突圍,也聽得出他們走出臥室走向更精細的製作方式,在音色的調配上也更加的細緻,讓整體聽感更加滑順,比起冷調,這次《The Sunset Violent》則是完全相反以暖調的方式來呈現整體的音感,即便Kai在當中使用了大量的電吉他噪音、音牆,你可以明顯感受到那種如暖陽般的鵝黃色色調從音色映現出來,聽另一首合Krule合作的〈Boxing〉就能感受到那種被合成器與音牆包覆的暖度(他們到底是多愛Krule),或許是他們是在加州絲蘭谷沙漠製作這張專輯的緣故,你總能感受到那股熱度,但總有些時刻又變得異常的冷調,就像沙漠氣候的溫差般。
也是鍵盤手Andrea Balency-Béarn跟鼓手Marc Pell的加入讓這張專輯相較過往更有樂隊感,Andrea的合唱與合音也成了專輯中不可或缺的要角,聽Dominic跟她在〈Shipwreck〉合唱心碎的情歌才意識到Mount Kimbie真的成為了一組樂隊,成為了一組遺落在荒漠中還不為人知的獨立搖滾樂團,但也沒有因為吉他導向的緣故而埋葬他們編曲電子節奏的能力,就像他們在〈A Figure In The Surf〉用輪迴的電子鼓點與穩沉的貝斯低音加上彈跳般的合成器聲響製作出了一首精細的電氣流行樂曲,當中電吉他音色在破音與回響效果之間的調配也是相當優異,曲子後段轉為透亮音色的吉他獨奏更是全曲最精采的部分。
如同開頭所說的專輯終曲〈Empty and Silent〉對我來說反而成了聆聽專輯的進入點,Krule呢喃唱著如他日記瑣碎般的歌詞,配上Mount Kimbie莊嚴的合成器音色與motorik beat將他的歌聲放置在空曠與速度感的維度內,完美的呈現出那種寂寥、無助的脆弱感,如同六神無主的靈魂盤旋在倫敦清晨的街道上,他們不急著用低音去填滿空白處,而是緩緩的用低音去支撐起Krule唱出的旋律中那股無助感,直到最後才用不斷的Bassline去走完歌曲的軌譜,這應該是他們繼〈Blue Train Lines〉之後最完美的一次合作。
Mount Kimbie以九零年代的吉他音樂再次證明他們的「跨界」能力,以人聲與吉他為主導的流行音樂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難事,即便這不是他們的強項,在傳統樂器上的編曲也不見得有比其他樂隊突出,但他們對節奏的敏銳度與客座樂手的契合還是相當出色,當你聽第一首〈The Trail〉以為只是一首千篇一律Shoegaze曲風的仿效,一直到那個鼓機般的節奏與短小不斷回響的琴鍵聲才發現這聲音遠不止於此,《The Sunset Violent》的聽感如同感受沙漠上夕陽西沉的過程,捕捉了溫暖轉化為冰冷的那個瞬間。
by 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