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et Foxes - Crack-Up

by DOPM
IMG_0036.JPG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F. Scott Fitzgerald, The Crack-Up)

在2011年發行完極受好評的專輯《Helplessness Blues》之後,西雅圖獨立樂團Fleet Foxes沉寂了六年沒有發片。在這段期間吉他手Skye Skjelset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廠牌,其他團員則忙於Poor Moon、Crystal Skulls、The Blood Brothers等計劃,但大家最好奇的還是主腦Robin Pecknold的去向。

《Helplessness Blues》的巡迴一結束,Robin Pecknold便陷入極度懷疑自我的情緒中,他不確定是否要繼續音樂生涯,也無法確知音樂創作足夠彌補他從社會上所取得的資源,對眾人心懷歉疚;他的困惑從《Helplessness Blues》的歌曲即可見一斑,只是這些原本感動聽眾的提問反而一度成為他創作下一張專輯的阻力。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Robin Pecknold剃掉原本招牌的落腮鬍和長髮,進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暫時離開音樂圈。反觀在2012年離開Fleet Foxes的鼓手Josh Tillman倒是沒有太多心理包袱,以Father John Misty的名號重新出發,他直言不諱、善於嘲諷的形象讓他到目前為止發行的三張專輯張張叫好叫座。

時間到了2016年,數年前美國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已經分崩離析,貧富差距日益加大、區域間發展不均、種族之間的衝突也不斷升高,Robin Pecknold發現在大學接受到的高等教育並未驅散他心中的疑雲,而他選擇遠離親友(包括Fleet Foxes團員、也是他少年時死黨的Skye Skjelset)的決定最終無助於幫他找到人生的意義,〈Third of May / Ōdaigahara〉的一句歌詞 “To be held within one's self is deathlike, oh I know” 非常貼切地傳達出自我放逐的痛苦。帶著數年分頭發展的人生經歷,Fleet Foxes的團員重新聚首並在今年完成新專輯《Crack-Up》,名稱出自F. Scott Fitzgerald的一篇散文〈The Crack-Up〉,Fitzgerald在其中傾吐了他趨近情緒崩潰的心路歷程、如何抱持著互斥的想法持續生活、如何堅持活著這件事,這些約略也是Fleet Foxes專輯所討論的主題,不過Robin Pecknold最後達成的結論要比Fitzgerald正向許多。

既然專輯的概念圍繞在文學作品、Pecknold又剛完成文學學位,《Crack-Up》並不容易進入,甚至一開始的聆聽經驗令人摸不著頭緒。樂團在受訪時提到,這次歌曲的結構是以最違反直覺的方式組成,因此聽眾很難在頭幾次聆聽時就掌握歌曲全貌。開場曲〈I Am All That I Need/Arroyo Seco/Thumbprint Scar〉正好就是專輯中最怪異的曲目之一,Pecknold遲疑的低聲呢喃 “I am all that I need...” 是過去Fleet Foxes的音樂從未出現過的,象徵他離群索居時的看法,但話說到一半突然被闖入的吉他、鼓聲等樂器打斷,我們熟悉的嗓音和團員美麗的和聲突然出現,代表他重新擁抱社交生活和創作的決心,此後這兩種角度間或在曲子裡交互出現,最後一分多鐘的〈Thumbprint Scar〉音樂橋段轉變了數次:短暫回復到乾淨的民謠曲風、傳出一陣壯麗的弦樂、最後以低微的方式結束,背景配上某個大學樂團排練Fleet Foxes第一張專輯歌曲〈White Winter Hymnal〉的聲音。一切都讓我驚嘆,但我不確定現今的獨立音樂聽眾都能接受這百轉千折的安排,也願意費心解開樂團安排的各個謎團。

專輯中充滿對文學、歷史和Pecknold個人經歷的指涉,讓內容顯得更加晦澀。Robin Pecknold必定也意識到這一點,還親自到Genius網站為大家解釋歌詞。以派兵謀反並刺殺凱撒的羅馬人命名的歌曲〈Cassius〉,實際上是在討論去年非裔美人Alton Sterling遭警方射殺後,Pecknold參加遊行示威時內心複雜的感受。接續的〈- Naiads, Cassandies〉引用希臘神話的神祇和Cassius的女性名稱,轉而討論女性主義的議題。〈Mearcstapa〉用中世紀史詩《Beowulf》中怪獸Grendel的其中一個化名(意指「漫遊者」)譬喻他個人在世間茫然闖蕩的經驗。即便這些意象很美,但也不免給人掉書袋的觀感。

跨越這些令人不易理解的門檻後,與《Crack-Up》相處越久,我發現《Crack-Up》與前兩張Fleet Foxes專輯相比毫不遜色,甚至超出《Helplessness Blues》的格局。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是Robin Pecknold的歌聲,雖然他過去已經以美妙嗓音聞名於獨立音樂界,經過幾年後他的聲音特質顯得更誠摯,他所唱出的每個字句都深深打動我。即便歌曲結構多變,樂團還是保留了多部和聲的特色,專輯中幾個關鍵句子因為流暢的旋律特別讓人難忘,例如〈I Am All That I Need/Arroyo Seco/Thumbprint Scar〉中的 “And the thumbprint scar I let define you / Was a myth I made you measure up to / It was all just water, winding by you”、〈Third of May / Ōdaigahara〉中的 ”And is all that I might owe you carved on ivory?”、〈Fool’s Errand〉的副歌等等。

如同先前所提到的,Fleet Foxes這次採用許多非傳統的歌曲結構,他們呈現出如果用民謠風格來做迷幻音樂可能的樣貌。他們也在部分歌曲中採用了一些電子元素,〈Cassius〉就是以電子音效開場的,〈If You Need To / Keep Time On Me〉主要以吉他和人聲為主,不過歌曲後半段可以聽到背景的電子鍵琴聲。可能是專輯中最悲傷的歌曲〈I Should See Memphis〉開頭的電氣音效,歌曲從灰暗、低速的開頭慢慢蓄積到情緒滿盈的狀態,頗有Radiohead的味道。

除了具挑戰性的曲目,樂團也保留了幾首容易進入的歌。第四首〈Kept Woman〉描寫對女性社會地位的想像,Robin Pecknold的演繹和整首歌的旋律美麗得不像2017年的當下會產生的聲音。首發單曲〈Third of May / Ōdaigahara〉以Skye Skjelset的生日命名,在數次的結構變換間,每一段主歌都安排得無懈可擊。同樣是單曲的〈Fool’s Errand〉幾乎像他們首張專輯的歌一樣琅琅上口,證明樂團仍然有能力寫出優異的流行歌,這次只是刻意不這麼做。

《Crack-Up》帶出許多社會問題,Robin Pecknold透過隱晦猶疑的語言,把重點放在思考個人能為社會及個人的理想付出多少,而在無能為力的時候能不能原諒自己;這些也是我反覆思索的問題,所以穿越《Crack-Up》的迷霧對我來說是非常充實的心靈旅程。無論如何,進行創作就是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也對他人形成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很開心Robin Pecknold和團員願意繼續讓樂迷聽到他們的聲音。結尾曲〈Crack-Up〉先描述敘事者被價值混亂的社會現況壓得喘不過氣,最後獲得某種啟示,拒絕靜默地被打倒,不知道這首歌會不會像《Helplessness Blues》的〈Grown Ocean〉一樣,成為連到下一張作品的橋樑。

by Debby

評分:

Paul Draper - Spooky Action

by DOPM
IMG_0035.JPG

先前於Ride復出專輯《Weather Diaries》的review裡提到,在今年夏日炎炎之際將有另一位遲到千年的個人英雄發行新作,而這所指涉的即是Mansun樂團的主唱Paul Draper。已不記得他開始放話要復出樂壇的確切日期,但總之等了又等,五六個年頭業已晃過,Paul才總算在去年發行個人名義的首張單曲,繼而於8月11日帶來他個人首張大碟《Spooky Action》。

作為一組於90年代Brit-Pop盛世後期出道的Cult Band,Mansun在發行《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Six》、《Little Kix》三張專輯後,於2003年無聲無息地宣布解散,當時正在籌備錄音的第四張專輯也宣告無疾而終,直到2004年9月Paul Draper才在樂迷的聲聲呼喚下重新發行《Kleptomania》。爾後,Paul Draper原計劃於2006年製作發行個人首張單飛作品,卻於此同時診斷出其左手中指罹患惡性腫瘤,致使他有一長段時間無法演奏樂器,專輯發行計畫也只得無奈暫緩。

時至今日,Mansun解散的死結依然是Paul心中一只揮之不去、糾纏多年的幽靈。主吉他手Dominic Chad於《Little Kix》錄音製作期間,試圖為樂團新增一位團員來擔任主唱工作,顯示其對於Paul長期主導樂團運作已心生厭膩,而當時這一連串的言行使得Paul本人十分受傷。《Spooky Action》裏頭有許多Paul藉以抒發當年情緒的作品,從〈Friends Make The Worst Enemies〉、〈You Don't Really Know Someone, Til You Fall Out With Them〉、〈Jealousy Is A Powerful Emotion〉等曲目,不難感受到Paul內心深藏多年的負能量,或許這樣的創作歷程能夠讓他重新檢視當時情緒,繼而作為一自我治療、寬慰原諒的過程。

回到專輯本身,《Spooky Action》一開場的〈Don’t Poke the Bear〉有著漫長前奏鋪陳,對於一位已睽違樂壇十多年的音樂人來說,如此之開場無疑是場冒險。然而對於長期死忠的Mansun迷而言,這步棋並不陌生。每回重溫《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我們都勢必得穿越〈The Chad Who Loved Me〉那幽深絕美的弦樂隧道,才得以到達光的彼端。

而作為《Spooky Action》第二首先行單曲,〈Things People Want〉潛藏的Glam Rock肌理,提醒著我過往癡迷於Mansun的緣由,Paul 雌雄難辨的嗓音總是如此令人傾心。〈Who Is Wearing The Trousers〉由Post Punk式的吉他刷奏起始,搭上靈動活脫的電子節拍音效,是首全然為80's kids量身打造的歌曲。〈Jealously is a Powerful Emotion〉開頭沉重冷冽的鍵盤聲響,有那麼一點讓我想起《Black Celebration》時期的Depeche Mode,然而Paul Draper很快地將之轉化為深具個人特色的Progressive Rock歌曲。

整張專輯的負面能量,則在〈Friends Make the Worst Enemies〉來到頂點。藉由"keep your enemies close because your friends can hurt you the most"這段歌詞,不難想見當時在音樂生涯仍想有所作為的Paul,面臨團員的分崩離析與背叛有多麼身心受創。雖然長期關注Paul Draper的粉絲專頁,心底偶爾還是會覺得他真是個成天討拍的玻璃心大叔,但或也因為他如此細膩善感,我們才得以從其音樂裡獲得那些被現實世界刺痛後的微小慰藉。

尾聲的〈Can’t Get Fairer than That〉、〈Feel Like I Wanna Stay〉兩首曲子則宛如回到Mansun巔峰時期的模樣,尤其看到〈Feel Like I Wanna Stay〉創作人同時掛上Paul和Chad的名字,不禁讓人懷念起這對曾經的黃金組合。一如〈Flourella〉、〈Moronica〉般的躍動節拍,每每令人想隨之起舞。流暢順耳的旋律也一再地提醒著我,即便十多年光陰匆匆而過,Paul 對於流行音樂的敏銳嗅覺卻從未退化。光是這點就足以讓老Mansun迷感動莫名,Paul Draper始終沒讓我們失望。

by Headphone Youth

評分:

B Boys - Dada

by DOPM
a2635144578_10.jpg

紐約布魯克林的三人樂隊B Boys的首張專輯《Dada》無疑的為今年紐約的獨立音樂注入一股新的能量,曾與Parquet Courts一同巡迴同時也是好友的他們受到彼此的影響一同將紐約的藝術龐克再度端上檯面抓住眾人的耳朵,專輯名稱《Dada》取自貝斯手Andrew的朋友的夢境,在此專輯發行前夢到他們有一張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專輯叫做Dada,於是就用了這名稱作為專輯名稱,當然他們也不排除與達達主義的扯上關係,還有跟一間在父母老家附近的餐廳有關,誰知道呢?這個詞聽起來好玩有趣或許才是初衷,看似隨興的態度卻又同時嚴肅的看待事物也成為專輯所體現出給人的一種感覺。

從B Boys的音樂可以明顯聽到Fugazi、Minutemen、Minor Threat等美國八零時期的龐克樂隊們的影響,反覆單純的吉他riff,時而唸唱時而嘶吼的唱腔,快慢韻律交錯的鼓與貝斯線,不過沒有像Minutemen有著顯著的放克節奏,以及Fugazi更加生猛不經修飾硬幹到底的唱腔,他們還是維持一種布魯克林藝術青年的感覺,會在音樂中放入存活在大城市中所必須要有的幽默感。

專輯的歌詞是由吉他手Britton跟貝斯手Brendon兩人共同創作,而大部分的詞句都是在即興演奏的情況下產生的,包括了日常所看到一些不順眼的瑣事,還有嘗試用這些詞句想要更加深入了解自己以及他人,而在背後驅動創作的動力的則是對生存的焦慮,在紐約朝九晚五的生活,除了社交外還得顧及自己的身心找時間創作音樂,對每一日時間的不足所積蓄的焦躁。這樣焦慮的積累也成為了一股能量,透過三件式樂器給釋放出來。

一開始聽到〈Discipline〉就相當的吸引我,有著戲謔般的吉他riff,直接了當的主旋律。Brendon在歌詞中試圖去問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像是生而為人存在的理由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還能講得頭頭是道,但又沒有一個是屬於我自己的。在延綿的吉他噪音下,他們唱道:「存在的苦痛帶給我生命!」如同一件毫無理由與意義而存在的藝術品,生命的存在又何須有任何理由呢?

在〈I〉中,嘶吼彷彿從遙遠空曠的地方傳來,快速變換的吉他旋律線不停歇將你帶入另一個世界,樂器所堆疊出的混亂聲響聽起來卻異常的順耳,就只是吉他噪音,就能將那種空無的情緒毫無遺漏的表達出來。在反覆單一的吉他噪音與groovy的貝斯下,Britton於〈Energy〉以饒舌的方式將城市中快速更迭的步調與社交焦慮給直白的唱出來。

〈Fade〉就像是Parquet Courts的〈Steady on My Mind〉,褪去了速度感的節奏,以輕淺的鼓拍與鑼響將旋律打造出來,描述自身與他人關係的轉變使人想要消逝在空間中。最後的〈Walking〉如同一首Lou Reed的歌曲,由七零年代所遺留下來的曲調,將走在紐約街上的各種理由化為一首無關緊要的曲子。

沒有宏觀的主旨,沒有精彩的故事,沒有要對抗的敵人,B Boys的《Dada》更多是生存在都市下的焦慮,在他們看似隨興的風格下,卻又無意間的潛藏哲思,並將這股焦慮轉換為創作的能量。

by pblue

評分:

The Charlatans - Different Days

by DOPM
IMG_0032.JPG

今年的五月二十二日晚上,Manchester Arena當中的群眾正在欣賞美國歌手Ariana Grande的演唱會,沒想到離場時竟遇上自殺攻擊事件,出口處被放置了一枚自製炸彈,共造成23人喪生。這場事件對曼徹斯特的市民造成不小的心理衝擊,而曼城的許多樂團試圖透過音樂撫慰人們心中的傷痛,包括當時即將發行新作、Madchester樂風始祖之一的The Charlatans。The Charlatans和同樣來自曼城的The Courteeners、Blossoms、Cabbage等樂團在事件發生後第一場舉辦的演唱會同台演出,而隔天原訂為《Different Days》宣傳而在Oldham Street的遊行活動也被賦予另一層意義,成為曼城市民集結一同緬懷逝者並勇敢面對未來的場域。

樂團當然不可能預測意外事件,但他們的第13張專輯不論是參與陣容或曲風都展現出曼城在搖滾音樂上引以為傲的資產,讓市民能獲得力量從悲傷中復原。《Different Days》的客座樂手眾星雲集,包括前The Smiths吉他手Johnny Marr、New Order的Stephen Morris和Gillian Gilbert、Paul Weller、小說家Ian Rankin以及曾與主唱Tim Burgess合作個人專輯的美國樂團Lambchop主唱Kurt Wagner等等,音樂在哀愁中流露出溫暖,講述人性與科技之間的拉鋸戰和時光的流逝。

《Different Days》前半段整體感極佳,每首歌都緊貼著在機器與時間夾擊間尋找生命出路的主題。開場曲〈Hey Sunrise〉幽微的鍵盤和吉他刷奏就帶出和上一張專輯《Modern Nature》迥異的氣氛,等待天明的猶疑取代了徹頭徹尾的療癒暖心,輕柔的吉他撥弦與溫厚的貝斯與鍵琴慢慢堆砌對晨光的期盼,副歌的鍵盤聲彷彿太陽升起綻出光芒,展現早晨的新氣象。接續的〈Solutions〉算是典型的The Charlatans中速歌曲,鍵盤與貝斯推進著渴望改變現況的決心。同名歌曲〈Different Days〉特別有種日本電子音樂的輕巧感,開頭便是一串日文口白,靈動的鍵盤聲引入Tim Burgess和鍵盤手Tony Rogers的歌聲,他們即使年已半百聽起來仍然純真,副歌後的吉他間奏雖不張狂但仍能成功牽動聽者的情緒。

歌曲〈Different Days〉毫無停頓地接到由Ian Rankins擔任口白的〈Future Tense〉,此後四首歌曲隨著敘事者發現自己逃離不了外在勢力的掌握而變得較為黑暗。〈Future Tense〉描述敘事者受到名為「機械」和「騎馬者」兩方勢力的追殺,然而為了與愛人重逢並想像更美好的未來,他必須逃離庇護所。在前一首的背景敘述下,〈Plastic Machinery〉當中的故事顯得更完整。但抽出來單獨作為單曲,〈Plastic Machinery〉本身便是一首漂亮的流行歌,除了有Johnny Marr跨刀彈奏吉他,歌詞訊息也相當發人深省,講述在反烏托邦環境下,依舊不放棄在心中努力脫離殘敗的現況。Kurt Wagner口述的〈The Forgotten One〉搭配〈Not Forgotten〉的組合比起前一組合氣氛更憤懣不平,〈Not Forgotten〉讓人想起其他曼城樂團過去一系列揭露在缺乏人性溫暖的環境下內心苦悶的音樂,只不過The Charlatans加入了亮麗的鍵琴、流暢的吉他(感謝Johnny Marr)使得歌曲非常容易入耳。

很可惜專輯進入後半段,歌曲品質開始下降。〈There Will Be Chances〉訊息正向卻缺少亮點,〈Over Again〉和〈Let's Go Together〉則是The Charlatans招牌的Madchester舞曲,不過和先前曲目相比略顯平庸。最令人疑惑的歌曲是〈The Same House〉,找來New Order的Stephen Morris和Gillian Gilbert參與,但與《Different Days》其他歌曲擺在一起有些格格不入,也無法理解 "We all live in the same house / We all wear imagined shoes" 這幾句歌詞的重要性。幸運的是專輯在最後一首歌〈Spinning Out〉扳回一城,柔情悵惘的氣氛以及靈魂樂的影響與上一張專輯的風格較為接近,最後還能聽到共同創作者Paul Weller的合音。

The Guardian評論《Different Days》是The Charlatans近二十年來最佳的專輯,但實際聆聽後,我認為或許只有專輯前半部分適用。雖然後半部分令人有些失望,The Charlatans對於概念專輯的嘗試還是很值得肯定的;其他的Madchester樂團大多已停止活動或只能仰賴過去榮光,他們仍創作不輟,且音樂中也不顯老態。在政經情勢動盪的當下,很高興可以繼續聽到The Charlatans的音樂,在其中我們可以繼續做夢繼續互相關懷。

by Debby

評分:

Algiers - The Underside of Power

by DOPM

還記得兩年前初聽Algiers的同名專輯時,主唱Franklin極具爆發性的嗓音以及激進的音樂風格一直震撼著自己,不管是從音樂所橫跨的類型以及他們自己所秉持的政治理念都相當振奮人心,即便如此,在聽他們的第二張專輯《The Underside of Power》前你會開始有些疑慮,他們是否還能達到第一張專輯所擁有的水平,因為往往第一張專輯表現得夠好,第二張專輯總是會有一些包袱無法再超越前作,但這些擔心似乎是有些多餘了,這次他們不僅維持過往的水平,還超越了前作,甚至可以說《The Underside of Power》是一張更加成熟的作品。

雖說Bloc Party的鼓手在Matt Tong早在2015年就已經加入Algiers參與巡迴演出,但並沒有實質參與同名專輯的製作,而到了此張才將他的鼓拍加入進他們音樂的血液裡加強了整體的節奏感,相比上一張作品使用冷調的鼓機節拍,《The Underside of Power》的節奏更加動感且有變化性,從單曲〈The Underside of Power〉就可以聽出這樣的轉變,貝斯手Ryan的韻律與Franklin的靈魂樂的唱腔一樣延續前作搭配的幾近完美,而Matt的鼓擊則是活躍在激昂的旋律線中,此歌曲名稱也是整張專輯的宗旨,意指那些在權力底下無力抵抗而犧牲的人們,歌曲所傳達出的訊息即是要打破這樣的權力結構,表明這是個不能再進行下去的遊戲,就像一首革命前的進行曲,抱懷著改變的可能。

相較起來〈Cry of the Martyrs〉顯得悲觀許多,受到切·格瓦拉在保加利亞等待處決的情境以及在南非因為反種族隔離抗爭而遭受監禁的行動者的啟發,一種想望更好世界的夢想即將從行動者眼前幻滅,在高亢的主旋律下出色的貝斯線韻動以及工業的噪聲將歌曲的悲壯推至高點。而〈Death March〉則是一首相當出色的後龐克歌曲,受到恐怖電影配樂的影響,由電吉他、迴響的鼓與貝斯、合聲以及合成器所堆疊出的層次相當分明產生出一種幽暗的恐懼感,歌曲闡述法西斯主義者像是病毒般散撥著恐懼並起以此持續的感染著無力抵抗的人們然後加以控制。

Ryan聊到〈Mme Rieux〉是一首較為私人的曲子,雖啟發自卡謬的小說瘟疫中一位角色,但對他個人則是想像與他母親;一位虔誠的信徒,談論著上帝之死,有別於其他歌曲的重節奏,此曲以琴鍵聲作為主奏搭上Franklin轉換為哀傷的唱腔,而環境聲效則擴大了曲子置放哀愁的空間感。

單曲〈Cleveland〉指控那些美國貪腐的州立機關、律法機構、警察,以紀念那些被殺害、失蹤以及面對不合理審判的黑人,宣告著他們不會放棄尋求真相以及公平正義。在經歷上一次的美國大選後,他們以專輯中最激進的〈Animals〉來攻擊川普、支持他的右翼法西斯份子以及那些散撥假新聞的媒體,也將歐威爾小說動物農莊的意象帶入歌曲,譬喻著如果你不斷的餵食(支持)著豬們(川普與他的夥伴)他們終將在掌握權力後顯露出醜陋的一面,歌曲高速的電子節拍與電鑽般的吉他噪音將他們對時局的憤怒炸裂在你的耳前。

Franklin百思不解那些法西斯份子怎麼能在晚上睡得如此安穩,然而他想起漢娜·厄蘭所提出的理論;邪惡的平庸性,真正的邪惡來自於不思考、服從權威,並且將責任歸咎於命令傳達者的平凡人,因此受此啟發而寫出了〈Hymn for an Average Man〉呈現他自己思考這件事的過程。

即便是到了專輯的終曲〈The Cycle/The Spiral: Time to Go Down Slowly〉卻沒有絲毫沒有顯示出疲弱,在一次Franklin與妻子的爭吵後,他決定寫一封信給她,再寄出信之前,他聽了R.E.M主唱Michael Stipe在訪問中解釋〈E-bow the Letter〉的歌詞,是關於一封從未寄出的信,因此Franklin寫出的這首歌就像是一封從未寄出的信,信裡描述著關於他父母的離異以及深陷無窮盡暴力的苦痛,那樣的痛苦像是迴圈般的糾纏著自己讓他感到迷失。

《The Underside of Power》是一張極具張力的專輯,在理念與信念的堅持中夾雜對歷史的反思以及對時局的批評,即便要改變現有結構性的問題仍然困難重重,但他們絲毫無所畏懼並以最激烈的音樂形式將訊息傳達給大眾,為這個時代的惡劣情勢留下一個難以抹滅的音像。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