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 前王子

by DOPM

坐遍了整座城市的咖啡店,吃遍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逛過公館地下最好的二手書店,但地下最好的表演場地已消失無蹤,只能慶幸我們喜歡的樂團還在為城市寫歌;1976的音樂打開你記憶的每一個窗格,想起,有些人進入了你的生活,卻又離開,所有的青春躁動開始被中年焦慮給取代,找不到緊握的繩索,迷失在茫茫的人群中,終於在《前王子》裡還是緬懷到了所有失去以及即將失去的美好。

我們有了Kraftwerk,然後是The Smiths,下一個世代的流行音樂從此被改變,爾後1976誕生於這座城市彷彿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那些受前人的影響依舊在《前王子》清晰可見,從〈公館〉一曲中就定調了整張專輯的基底風格,各組樂器層次分明,明亮的Fender Telecaster電吉他聲響,適時的貝斯線鋪成,繽紛的合成器樂句以及阿凱乾乾的嗓音,歌詞描述的場景對流連公館的男男女女更是再熟悉不過的事,由廢墟、河流與言論批判所畫出的歷史痕跡在心中留下印記。

〈十二月〉中的場景有些令人失意,看著散落一地傳單,舞台上的抗爭英雄走進人群的數落聲中,我們崇拜一個人對抗世界的畫面,卻沒有人知道彼此真正的悲傷,大麻的吉他獨奏聽起來相當違反常規,他並不想用和諧的連音為曲子留下一個妥協的註腳,在〈指向遺忘的愛情〉裡也有這樣的表現方式。

由朦朧的合成器聲響為〈平凡的早晨〉鋪上薄霧般的氛圍,清脆的吉它刷奏與光亮的單音階穿越整首曲子,編曲相當漂亮,歌曲中的她與他之間留在彼此身上的美好只剩下一人所擁有,從夢境中醒來又是一個平凡的早晨。在〈酷的選擇〉裡阿凱唱著:「放下眼前的爭吵,難題永遠解不開,我在生活中尋找是否有我的答案,或者有酷的選擇。」這描述是不少非凡人們心中的自白,但我們有了酷的選擇之後呢,在派對上還是那個不會跳舞的人,我想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不過就像電影《成名在望》的William Miller一樣,我們不酷,卻一直做酷的選擇。

跟你的偶像告別吧,過去相信的人與事都已經改變,在〈再見偶像〉中我們終究認清了事實,那些曾經的崇拜,在後來的成人世界裡,都成為了能記憶起的青春美好。同名歌曲〈前王子〉則是另一首令人陷在回憶中的曲子,自我的感傷從字裡行間流瀉出來,在陰暗雨天的台北,一個人獨自蠶食記憶的碎片。

儘管阿凱的嗓音不矯飾的令人有些尷尬,但我喜歡《前王子》的編曲,三件式樂器的搭配都很完美毫不遜色當下歐美的樂隊,尤其是大麻在專輯中的吉他技藝成功定義出屬於他自己的風格。這是一張陷入在過去的作品,或許《不合時宜》中描述、批判的方式,還存有一點積極與樂觀會更吸引我,不過相較起來《前王子》的編曲比起過去是更令人驚艷的。

by pblue

評分:

距離在唱片行架上拿起水晶出版的《方向感》CD那天,至今已過了整整15個年頭,這其中經歷水晶時期的狂喜熱愛,而後熱情褪去的旁觀遠望,直至《不合時宜》恰何時宜地激起漣漪,故而明白此間存在一些命定似的心靈共鳴。

關於這張專輯,喜愛早期76抑鬱文青風格的樂迷,肯定能在《前王子》裡找到過往的頻率聲響。三拍子的〈時間旅行〉直指那個失控的維也納瘋子,而〈街頭之星〉的前段讓人憶起「總在惡夢中醒來、在憂慮中等待」的日子。〈十二月〉則有著宛如76招牌般的悅耳旋律,「他說 我見過真正的悲傷 我是說真正的悲傷」肯定又將成為縈繞心頭的樂句。

〈平凡的早晨〉清亮的吉他音色勾起在信義誠品屋頂上聽見〈科學怪人玫瑰〉的驚喜,而〈再見偶像〉與〈指向遺忘的愛情〉則有點像是〈努特〉、〈壯遊前夕〉時期的模樣。相較〈All is for Love〉裡滿溢至近乎白噪音牆的電子聲效,〈酷的選擇〉僅以簡約的摩登電子增添近期少有的疏離感,後半段的結尾則有著類似於〈不合時宜〉的無限浪漫。

對我而言,前王子是一張往回看的專輯,一字一句地寫下回望過往的想法與反思。起先聆聽這張睽違五年的新專輯,很難不去注意那明顯變得低沉滄桑的嗓音,彷彿摩登少年也歷經時間洗禮,甚而逐步成為原先筆下那個正準備接受對抗的大人。而這變化除了以一種日常隱晦的方式將時間赤裸攤在眼前之外,另一方面也使得《前王子》顯得不單是一張新專輯,進而更像是總結這十多年的紀錄片,間接促使樂迷回望這一路走來的變化,關於樂團、關於獨立音樂、關於社會、關於場域以及我們自身等等,一切無可迴避的變化。(好比那些我們曾經以為是打破壁壘疆界的人們,如今卻也建立了它們自己的圍城。)

樂團歌唱著屬於他們的光陰印記,而聽著歌曲的我們呢?這些年又是怎麼度過的?聽著專輯的同時,無可避免地陷入回憶思緒。當熟悉的音符響起,總能勾起當時心境,既使淺薄但依舊是獨有的生命領會。那些曾經重要的音符、畫面、文字與人群,如今在心中還剩多少、還值多少?是否有了新的夥伴、新的刺激?還喜歡音樂嗎?還是一樣會整個禮拜只聽同首歌?耳際還需要一整天不斷地有音樂陪伴?也許不會,也許不那麼需要了,但我想我會想念的。

by Headphone Youth

Iceage - Plowing Into the Field of Love

by DOPM

在聊Iceage的《Plowing Into the Field of Love》之前,我想起Nick Cave在他的電影《20,000 Days on Earth》片尾所講的一段話,大致是說:「所有的日子都在倒數中,我們無法承擔佇足於此時的代價,去實現一個糟糕的想法總比什麼都不做好,因為這個想法直到你去實行前從未顯示出它的價值,有時候這個想法可以只是這世界上最渺小的事,一個由你手中所去維繫的微小火焰,如果你能把持這個火焰,一些好的事情將會由此被建構起來,那將會是最有衝擊以及能量的一件事,然後世界正在被改變。」這段話在我腦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這跟Iceage或許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對照《Plowing Into the Field of Love》中所呈現出的火焰意象,讓人覺得這個火焰不只成為改變的要素,也是可以被傳承下去的。

年僅二十二歲的主唱Rønnenfelt在〈On My Fingers〉唱著:

I don’t care whose house is on fire
As long as I can warm myself at the blaze
Of burning furnish, cherished photographs

不知道Nick Cave在二十二歲時是否有相同的想法,為燃燒的事物著迷,擁有可以燃起任何一切而毫不在乎的勇氣。我們在《Plowing Into the Field of Love》所聽的見的也許是The Birthday Party以及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的影子,但那種虛無的能量卻是很當下的。

其實我對Iceage的第一張專輯沒有太多的好感,他們在躁慮的硬蕊龐克與噪音中還沒辦法掌握到觸動人的環節,直到第二張專輯後才開始能掌握到一些旋律,然後在這張《Plowing Into the Field of Love》的轉變就真的讓人吃驚了,編曲變得更有變化性,旋律變得更能直達人心,歌詞也講究聲韻,這樣的改變並不是全面性的,如果沒有前面兩張專輯的摸索與試探也不會有這張專輯的誕生。

〈The Lord's Favorite〉的歌詞所提到的神、救贖、天堂,以為他們將信仰的主題帶到曲子中,但他們骨子裡似乎不是那樣想的,就像Nick Cave歌曲中所表現出的信仰,以及對神存在的堅信,彷彿只是一種極為巧妙的偽裝,一種分裂以及幻化,〈The Lord's Favorite〉多少有些嘲諷的意味,甚至是因為酒精、藥物所能帶來的出神體驗,當他們站上舞台,這世界唯有的神就是他們自己。

在〈How Many〉中,Rønnenfelt所唱的是想法與肢體的衝突,他被困在身體的牢籠之中,無法實現他心中的想法,副歌的段落相當有力的喊唱:

Trapped in a body that doesn't act on thought
I have a sense of utopia
Of what I truly ought to do

烏托邦的思想被困在身體的容器當中,行為被社會、生理給牽制,在身為人的困境中感到沮喪。然而〈Glassy Eyed, Dormany, and Veiled〉則是一則陷在回憶的困境中,對父權的恐懼成為身上的裂痕,這些歌曲給人感受到一種渴望,就如同專輯名稱這樣強烈的渴望愛。

火的意象在〈Abundant Living〉再一次出現:

In the gaslights fire/We came to power/As the mist came down Hour by hour

那股力量正由火焰的燃燒不斷產生,如同看著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所從神手中偷取來的火焰,所能帶給人類的文明盛世。

吉他刷弦、鼓點、貝斯層次般的將〈Forever〉的旋律帶進來,然後再轉調將弦樂帶進在副歌之間,最後小喇叭的吹奏為歌曲帶來明晰的亮點,歌詞中唱著:

If I could dive into the other
Like it was an ocean
Caressed by its water
I’d lose myself forever

歌曲中他分裂成兩個衝突的自我,當他試著想要潛入另一個自我便永遠迷失在無盡的錯亂當中,這讓我想起Joy Division的Ian Curtis在〈New Dawn Fades〉所唱的

The strain's too much, can't take much more' Oh, I've walked on water, run through fire, Can't seem to feel it anymore

在面對精神的困境時,無法承受其壓力而迷失或失去感覺,歌曲成功的將他者帶入到演唱者的心境裡。

〈Against the Moon〉是專輯中很棒的一個註腳,受到Pieter Bruegel的畫作〈Pissing against the moon〉啟發,歌詞中的

Whatever I do I don't repent
I keep pissing against the moon

正是Pieter Bruegel在畫作下方所寫的句子。它不同其他歌曲如此躁鬱、消沉,反而是相當沉靜的,交由簡單的琴鍵聲穿越過你的耳際,歌詞中的他不對已經浪費的時間感到後悔,即使一生只為了尋找一個永遠不會出現的愛,一個想法,也對徒勞無功無所畏懼。

Rønnenfelt將情感完全注入在最後的專輯同名曲〈Plowing Into the Field of Love〉中,半唱半吼的唱著抽像的字句,彷彿由隨機的影像拼湊而成,強烈的字眼由樂音穿透過你的心房,也許你對他的唱法感到不以為然,但在專輯中可以聽得出那種只會在現場演出才能聽到的動態感,所有喉嚨所震動出的音韻都是真實的,他已經不再漫無目的嘶吼,當感情被注入,我們很容易就能分辨這是否只是裝模作樣的表像。

《Plowing Into the Field of Love》是一張很有力道的作品,從頭到尾都相當具有張力,這也證明了Iceage不再被侷限在原有的框架裡,這不只是突破,更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成長,他們成功的讓自己成為正在燃燒的烈焰。

by pblue

評分:

Medicine - Home Everywhere

by DOPM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Medicine常在專輯第一首歌的開頭使用重度扭曲噪裂的白色噪音再接到人聲的旋律,這樣的模式就像是他們的標誌,從九零年代初期到去年重組,發行睽違十年已久的專輯《To the Happy Few》從未改變,在《Home Everywhere》也毫不例外的延續此項傳統,但正當你以為這是一張聽起來跟之前很像的專輯時,好像又有什麼不太一樣,或許上張《To the Happy Few》有點太過注重聲效而把人聲旋律分散掉,旋律被打散的結果就是會讓人聽得有點不耐煩,但《Home Everywhere》的旋律是很連貫的,彌補了噪音效果的空泛,因此整張專輯聽下來並不會讓人感到不耐。

他們也在專輯中加強了節拍與韻律,如果單純只是表現出吉他噪音與失焦模糊的人聲那並沒辦法跟一般的Shoegaze樂隊鑑別開來,音樂好聽是好聽但要更進一步的話就會給人抓不到重點的感覺,但聽了〈Turning〉、〈Cold Life〉以及〈The People〉等歌曲就覺得他們成功的抓到了那個屬於自己的韻律,可能少了一點實驗聲效卻把那個很難說明的重點給抓了出來,有了扎實的旋律、節奏其它的點綴無論多寡也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所以現在也不會有什麼Medicine跟My Bloody Valentine很像的問題囉?即便在九零年代他們被看做是美國對英國Shoegaze場景的回應,但我想Medicine走到現在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特點,他們也嘗試了比較當代的電子編曲,為自己添加一變化的彈性,不會從頭到尾都以同樣的效果配置來編曲,就拿〈The People〉這首歌來說,他可能東拿了一點MBV的元素,西拿一點Portishead的元素,就給人一種新穎的感受,活在九零年代,然後從裡面走出來,拼湊出與眾不同的未來。

當然MBV可能也不會做出〈They Will Not Die〉這麼俏皮的歌,因為Medicine肯定不會認定自己的音樂只是Shoegaze,他們其實也從美式indie-rock抽取一些小撇步,畢竟他們現在可是在布魯克林的獨立廠牌Captured Tracks下發行專輯,從新一代樂團中所感受到的氣氛多少會產生一些化學效應,但與廠牌旗下新樂隊的作品相較起來,他們在編曲、製作上還是成熟不少。

把專輯名稱的Home替換成Shoegaze,我們得到了Shoegaze Everywhere,這樣念起來又種可褒可貶的感覺,既然如此,我們還缺一個白色噪音樂團嗎?無論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Medicine的存在肯定是必要的。

by pblue

評分:

Grouper - Ruins

by DOPM

因為之前太愛她的經典專輯《Dragging A Dead Deer Up A Hill》,又覺得對她的瞭解太少了,所以去找了她的訪談。意外的發現她也喜歡看塔可夫斯基的電影,但仔細想一想其實也沒那麼意外。就我看來,兩人雖屬不同的藝術領域,但都鑽研於抽象的metaphysics。我記得Chris Marker 曾這樣形容塔可夫斯基:「他的推拉鏡頭 (tracking shot) 已經不再只是純粹的藝術美感,而是一種形而上的表現意識 (metaphysical) 。」在他刻意放慢的鏡頭中,景中的人、事、物看似沒甚麼動靜,但卻讓人不自禁的開始思考畫面背後更遠更深的意涵。當然,對於不願意去想這麼多的人,它只是個很無聊的作品。我想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用在Grouper所做的音樂上。

Grouper的音樂一貫地以氣氛為重。不斷地重複的使用同一段唯美旋律,配上些ambient/drone的音效,最後再加上Liz Harris暈沉沉卻又藉慰人心的歌聲,就這樣靜靜的刻劃出一大片朦朧如夢般的soundscape。我承認那些音樂上的特性可以算是Grouper的美學,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它同時也是一種音樂形而上的表現意識。那我就拿她的新專輯《Ruins》來做示範說明。

一改往常把吉他和drone音效作為主軸的習慣,這次她選擇了用純鋼琴的方式演奏她自己做的曲子。當然除了開場曲〈Made Of Metal〉和最後一首〈Made Of Air〉以外。〈Made Of Metal〉是長達近兩分鐘的毫無變化的擊鼓聲,拿這樣的曲子作為開頭,意義似乎無他,就是讓不想再聽下去的人趕快切掉。而在接近尾聲的時候,也可以聽到背景有類似換帶的聲音。而第二首歌〈Clearing〉的前奏就趕不及似地出現了。配上優美的鋼琴旋律,既使是在重複,我們可以比以往更清楚地聽懂她在唱些甚麼詞。但仍舊需要特別專心才能聽得明白。

如果說這樣簡約的音樂像是間空蕩蕩的廢墟屋子,那她的歌詞就像屋子裡猶存的破碎物品,牆上凋零的壁紙,相片被抽走的相框,散落一地與枯葉灰塵共處的紙張。雖然可能再也無法拼湊成一張完整的畫面,但也是唯一留下的線索。

也許我本身就很愛聽Erik Satie的曲子,我覺得這張專輯聽起來相當有他的感覺。那種可以把人投入一種沉思自省狀態的感覺。而Grouper在這張專輯做到了一個令人欣慰的變化,就是她能讓自己的歌聲不妨礙到音樂本身所營造出的那氛圍。她巧妙地把她纖弱的歌聲旋律依附在鋼琴鍵盤上,隨著琴聲的高低起伏而發聲。歌聲與音樂沒有把彼此蓋掉,反而相互依賴而合而為一。個人覺得這是件相當不簡單的事,可以在人聲與琴聲中做出這樣均勻的平衡與結合。

我還要特別說這張專輯裡許多的背景聲效,像是蟋蟀,青蛙的叫聲,雷雨聲,甚至是微波爐「嗶」的聲音,在這裡並不會顯得突兀。反而更有一種再自然不過的臨場感,我們像是在夜裡與她同在她三年前錄音的葡萄亞小鎮上,回顧著過往情事。對於逝去的愛情,與其離開現場,Liz Harris卻不斷的流連忘返於這愛情的廢墟上,審視自己過去曾經有過的那份希望,並親眼見它逐漸消失,化為烏有。

如果說Grouper她用中間的六首曲子描繪出她自己心中頹圮的廢墟,那最後一首〈Made Of Air〉十一多分鐘的ambient-drone曲子就像是帶我們走進廢墟的配樂。這首曲子異於專輯裡的其他作品,是將近十年前就已經做出來的音樂。放在新專輯當收尾,是因為她想要回顧她自己的過往,還是單純的因為這曲子充滿電影配樂的效果?我不得而知。我甚至也不知道過去的那段愛,那些希望是否也來自於烏有。

by fuse

Moonface - City Wrecker

by DOPM

加拿大唱作人Spencer Krug每年都有新作,今年也不例外。起初聽到《City Wrecker》會和去年的專輯《Julia With Blue Jeans On》一樣由鋼琴曲組成的時候,心裡其實有點疑慮,因為這是Spencer Krug開始以Moonface名義發表作品以來,第一次連續推出調性相同的創作,而之前每一張Moonface的專輯風格都大相徑庭。雖然創新不一定有品質保證,但去年完全收錄鋼琴曲的專輯《Julia With Blue Jeans On》至今仍是我想聽浪漫深情音樂時的首選,新作要得以媲美應該不太容易。不過Spencer Krug的才華實在驚人,《City Wrecker》並不比《Julia With Blue Jeans On》遜色,每一首歌曲都塗上憂鬱的薄霧,讓人流連在美麗的音符間,觀看自身的怯懦與無力感。

專輯名稱《City Wrecker》是Spencer Krug用來形容他本人無法在同一個地方長居而創造出的詞語,他在廠牌Jagjaguwar網站上寫了一段真摯的內心告白,承認自己的漂泊不定不但在個人層次上破壞了對那些曾經待過地方的印象,同時傷害了身邊親近的人。我想,他能夠看出自己的這個傾向對他人的影響,就證明了他是個溫柔的人,即使我和他的個性不太一樣,也能夠理解他在歌曲中描述的困頓情況。

音樂上,《City Wrecker》比《Julia With Blue Jeans On》稍微豐富一些。第一首歌曲〈The Fog〉猶如去年專輯的開場曲〈Barbarian〉,一開始就美得令人心碎,Krug在迴盪的琴鍵聲中唱著不斷重複的悲哀情況,想離開又切不斷;或許歌詞中的男女關係、雙方的交鋒都只是隱喻式說法,但其中的「這次別把眼罩綁得那麼緊」真是神來之筆,曲末Krug引入了Q-Chord(一種簡易電子琴)的演奏,設計出既悲傷又華美的結尾。

〈City Wrecker〉和〈Running in Place with Everyone〉聽起來都很吻合各自描摹的狀況,情緒是遲疑的,帶著一點懊悔。〈City Wrecker〉開頭行進得較為緩慢,敘述幾年前因為不成熟而造成別人傷痛,接著琴聲隨著他認知到當下的狀況,以及他願意為目前所愛的人做的調整,而逐漸穩定下來。〈Running in Place with Everyone〉場景設定在告別派對,當下亟欲真心表達對所有朋友的感謝,說出來的話卻不知怎麼聽起來都是陳腔濫調,在曲末流動直到隱沒的鋼琴段落中,彷彿可以看到主角在派對上四處交談但局促不安,想要偷偷溜走,只是當所有人離去後,迎面襲來的落寞又令他難以承受。

喜歡Krug歷年音樂的人應該都驚歎於他串接不同音樂片段的能力,在Moonface的前兩張專輯他刻意收起光芒,避免歌曲變得太天馬行空,這次很開心在EP的最後兩首歌〈Helsinki Winter 2013〉和〈Daughter of a Dove〉中聽到他又玩起長篇的意識流創作。〈Helsinki Winter 2013〉採用他過去歌詞中常出現的意象,像是宮殿、鏡子、馬等等,不論流浪到何處,他依然需要一點熟悉的事物,並且無論他認為自己多麼不堪,總是有個人願意繼續守護他,所以歌曲後半段幽微的鋼琴獨奏似乎道出所有無法用文字表達的情感。這段演奏非常流暢地接到〈Daughter of a Dove〉,可以說是2014年版的〈Dragon’s Lair〉,Krug在歌曲中用詩意的語言討論在希望與恐懼間的掙扎,該如何度過未來的人生,前半段幾種相似的懾人旋律不斷輪迴,然後歌曲隨著他釐清理路的進程而轉為激昂,在全曲十分鐘內,我們都進入了Krug設定的時空,和他走完一次心靈探索旅程。

如同Krug自述,他目前創作還處於「悲傷鋼琴手」的階段。當然他以前的瘋狂實驗還是令我難以忘懷,引起的情感共鳴較為立即且強烈,但他現在寫的音樂如此成熟且美麗,同樣值得細細品味。Krug曾在Sunset Rubdown的〈Silver Moons〉說,他希望能優雅地變老,而他真的做到了。

by Debby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