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 La Petite Mort

by DOPM

今年對喜歡曼徹斯特樂團的樂迷來說真是幸福的一年,後英搖時代的曼城樂團Elbow和Doves主唱Jimi Goodwin紛紛發表新專輯,而長青團James也推出暌違四年的新作。過去這段時間,主唱Tim Booth失去了他的母親和摯友,促使他在《La Petite Mort》探討生命結束的問題。但James並不是一支會沉溺在傷痛中一蹶不振的樂團,音樂上《La Petite Mort》給人的印象反而趨近於死的對立面——生,濃縮了過去生涯中曾嘗試過的曲風並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聽眾。他們還在專輯名稱上幽了一默,“La Petite Mort”的法文直譯是“a little death”,意指魚水之歡。

當〈Walk Like You〉的音樂響起,Tim Booth嘹亮的嗓音滑入耳際,不禁讓人好奇他從何處啜飲了青春之泉,讓歌聲永不顯老。描寫與父母親之間權力拉鋸的〈Walk Like You〉的曲調有點像《Laid》專輯中同樣是開場曲、低微的〈Out to Get You〉,不過〈Walk Like You〉掙脫憂鬱枷鎖的力道更強,引領出壯麗的結尾。〈Curse Curse〉聽起來像《Gold Mother》時期的作品,隨著有點俗氣的合成器旋律起舞,Tim Booth筆下的情景(像是看到梅西進球)非常逗趣。〈Moving On〉的靈感直接出自Booth母親過世的經歷,如同經典歌曲〈Tomorrow〉一樣,樂團把悲傷的事件轉換成鼓舞人心的曲式,無論生命多麼困頓都要堅強起來。全輯電音元素最重的歌曲〈Gone Baby Gone〉融合《Gold Mother》時期琅琅上口的副歌和《Whiplash》、《Millionaires》時期較為洗鍊的編曲,使老派樂迷感受到新舊交融的歡樂。第一支公佈的歌曲〈Frozen Britain〉相較之下就中規中矩,像《Millionaires》時期氣氛低調但旋律討喜的中速歌曲。

後半段的歌曲比較細膩敏感,也是我比較喜歡的部分。在歌詞中不斷自我詰問的〈Interrogation〉善用James樂手眾多的優勢,多種樂器演奏讓這首歌很有層次感,宛如人類思緒的層層密網;中段的吉他刷奏與合成器的搭配又把這首歌帶到新的高點。〈Bitter Virtue〉用婉約的方式表達對權威限制自由的不服從,而溫柔動人的〈All In My Mind〉鼓勵人不應該在感情關係內不表達自我,因為要是偽裝問題不存在,終有一天所有的問題會反噬,弄得一切無法挽回。

專輯最後又回到死亡的正題,Mark Hunter行雲流水的鋼琴開啟了〈Quicken the Dead〉,雖然有些人健康地活在世上,但過著一成不變的平淡生活對樂團來說死氣沉沉,不能算是真正的活著。終曲〈All I'm Saying〉對於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已經釋懷,過世的親友能永遠以他(她)們最美好的面貌活在我們心中,遠離曾經承受過的痛苦。

某些版本還多收錄一首歌曲〈Whistleblowers〉,獻給Chelsea Manning和Edward Snowden這樣的洩密者,他們為了追尋心中的正義而遭受囚禁或展開逃亡生涯,想起這些為了理想犧牲自己的人,心裡既覺得敬佩、難受又羞愧。

整體說來,《La Petite Mort》給樂迷的驚喜不多,不脫典型James專輯的框架。但Tim Booth和團員隨著年齡增張所傳達出的智慧,和歌曲中濃厚的人文關懷,讓專輯值得一聽再聽。他們音樂中那種不畏艱難的勇氣始終能夠打動我,期許自己在面對未來無可避免的各方面衰退時,還能堅強勇敢地生活,還能付出心力關心別人。

by Debby

評分: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Futurology

by DOPM

自去年Manic Street Preachers同時錄製完兩張專輯後,我們先是聽到了《Rewind the Film》這張以家鄉情懷為基調的作品,之後才是這張以歐洲為主要影響的《Futurology》。這兩張專輯雖出自同樣的錄音室及製作人,但聽起來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不過個人對主唱James Dean Bradfield在《Rewind the Film》的唱腔沒有特別的喜愛,即便歌曲溫情動人,還是喜歡他早期渾厚有力道的聲音,並且沒有太多刻意的矯飾,比起他們給人陽光、力量的那一面,自己還是對他們自省、憤怒的那一面比較有興趣,而《Futurology》中對不同樂風的嘗試以及概念,除了JDB回到早期的唱法,在音樂上他們也從舊有的編曲規則中跳脫出來。

當然,《Futurology》還是一張相對樂觀的專輯,甚至帶有一點自傳性質,像是貝斯手Nicky Wire在〈Walk Me To The Bridge〉的歌詞上寫到他在行駛一條連接瑞典與丹麥的大橋上思索要不要離開樂團的事以及對成名之後的自我懷疑。另一首〈The Next Jet To Leave Moscow〉則是提到他們之前到古巴表演的事情,做為史上第二組到古巴表演的西方樂團並且跟卡斯楚握手之後,他們回國也飽受批評的聲浪,大家也清楚MSP的音樂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但在追尋政治理念的同時多少會有更多的自我懷疑產生,所以你能在同名曲〈Futurology〉聽到他們決定從失敗、過錯與幻滅中的重新出發,且對事情持續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專輯名稱也表現出了他們對未來主義的喜好,在欣賞未來主義的藝術中思索未來,在不斷革新、勞動、速度的人事物中找發掘美的定義。在未來主義的影響下,MSP在他們的音樂中加入Krautrock的節奏、工業感的電子聲效、合成器,讓一切更有速度感,像〈The Next Jet To Leave Moscow〉、〈Europa Geht Durch Mich〉、〈Misguided Missile〉等歌曲都融入了這些元素。〈Europa Geht Durch Mich〉找來德裔女演員同時也是德國綠黨成員的Nina Hoss擔當合音,將對歐洲景像的景仰化作曲子,在德國沒有限速的高速公路上體悟未來還未被寫下,選擇的權利終究還是在自己的手上。

或許有人會回想起在二戰期間義大利的極端未來主義份子擁戴法西斯政府與左派未來主義者分道揚鑣的事,在MSP反法西斯主義的理念下,《Futurology》自然被染上的是左派的未來主義情懷,不過在〈Sex, Power, Love And Money〉曲中反倒嘲諷著,不論左右的政治光譜、不論人種,都離不開性、權力、愛和金錢,這些私欲才是驅動人們的主要原因。

以俄國至上主義藝術家作品Kazimir Malevich作品為名的曲子〈Black Square〉與〈Let's Go To War〉都提到了奮戰, Kazimir Malevich的作品因為史達林的掌權被禁止展覽以及停止繼續創作相關的抽象藝術,這也表現出共產主義對人權的剝奪,當消滅階級變為惡意的剝奪,我們必須思考另一種戰鬥的方式,到了當代,在我們面對無法消弭的階級時,我們從鬥爭轉變為對權利的爭取,這又是另外一場必須去奮戰的場域。我們該如何逃脫物質的主宰,超越所有的色彩,以抽象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變成一個難解的課題。

沒有歌詞的演奏曲〈Dreaming A City (Hugheskova)〉讓人想起David Bowie在專輯《Low》中的〈Speed of Life〉,在受到德國文化的影響下,《Futurology》似乎也與《Low》搭起了一座相隔三十七年的橋梁。整體聽起來《Futurology》的曲風比起前兩張作品來得有新意,在概念上也跳脫了他們自己的框架,這是他們給舊樂迷的驚艷,也是給新樂迷接觸他們的機會。這會是繼《Journal For Plague Lovers》之後MSP最好的作品嗎?我想答案的確是肯定的。

by pblue

評分:

White Lung - Deep Fantasy

by DOPM

《Deep Fantasy》是加拿大硬蕊龐克樂隊White Lung首次在獨立廠牌Domino下所發行的專輯,有別與前兩張的製作,《Deep Fantasy》聽起來更加具有力道,曲與曲之間的搭應相當的流暢,整張專輯沒有一首歌是超過三分鐘的,他們在二十多分鐘之內就把十首歌從你的喇叭轟出,讓人聽得腎上腺素直升。

White Lung的女主唱Mish Way是整個樂隊的能量核心,她受到九零年代初期Riot grrrl音樂場景以及女性主義的啟發,在歌詞中表達女性所受到的壓迫與恐懼,並極力對抗性別歧視的意識,但他們並不希望被人們貼上Riot grrrl的標籤,場景已成過往,他們做的是自己的音樂,並不屬於某一個特定的場域。大學就讀創意寫作的Mish Way因為修讀女性主義哲學而打開了她對性別的觀點,也在網路媒體上擔任專欄作家,直接了當的談論性與性別的各種議題,也鼓勵女性不要畏懼談論這些事物,但她在White Lung歌詞上則選擇用比較隱晦的方式來表達她的觀點以及情緒,Mish Way並不想讓White Lung成為一個政治立場鮮明的樂隊,因為她並不想用這些立場分化其他人。

在White Lung的音樂上,吶喊做為一個明顯的表徵,誰掌握了聲音誰便掌握了權力,Mish Way用她充滿力量的嗓音將女性失去的權力奪回,幾乎快將她的肺給喊了出來,但與以往的作品相較,這次她明顯的將更多的情緒放進聲音中。而White Lung的另一個令人注目的聲音就是吉他手Kenneth William所彈奏的Riff,從一開始的〈Drown With The Monster〉就能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力量和旋刷奏,尖銳的Riff不時從而耳邊快速的畫過,雖然接下來的歌曲以相似的編曲行進,但你不得不說他快速富變化性的彈奏方式很引人入勝,沒有Melt Banana的吉他手Ichirou Agata這麼花俏,但個人風格還是有成功的建立起來。

〈Snake Jaw〉講的是女性對於外界觀感的自我掙扎,當我們被告知女生就是要瘦、要妝扮,但事實上沒有人可以決定妳並須看起來像什麼,或該做什麼事。專輯中最吵鬧的歌曲〈I Believe You〉受到The Runaways女主唱Cherie Currie的自傳Neon Angel: A Memoir of a Runaway影響,將女性在性暴力底下的恐懼表現出來,Mish Way說:如果有人只是因為你的性別,想從你身上奪走任何東西,告訴他們,別想!

White Lung在以女性主義為立基的《Deep Fantasy》上將音量開的更大,除了挑釁與憤怒之外,更是對抗整個荒謬的性別文化。

by pblue

評分:

Should - The Great Pretend

by DOPM

美國樂團Should在九零年代時曾是美國Shoegaze場景的重要樂團,因為沒有響亮的名字,加上融合了shoegazeindie popslow corepost-rock卻仍然低調謙遜的風格,一直到獨立廠牌Captured Tracks2011年重新發行他們的首張專輯《A Folding Sieve》之前,聽他們音樂的人並不多。2011年,Should在休息13年後復出推出第三張專輯《Like a Fire Without Sound》,拋去了年少的浮躁,風格轉為澄淨、溫煦、迷人的花草小品,但要是喜歡他們過去微噪的吉他聲調,或許會有些失望。今年的新作《The Great Pretend》名字取自上一張專輯的終曲,在前一張專輯的溫婉旋律上加回剛組團時的迷濛噪音,清爽不膩的音樂在炎夏聽起來十分消暑。

錚錚的吉他噪音開啟了第一首歌〈Don't Send Me Your Regrets〉,主腦Marc Ostermeier輕輕地唱著既定的往事無法改變的無奈,也定調了專輯的主題是關於一些生命中微小、無可挽回的失落。接續的〈Loveless Devotion〉翻唱自紐西蘭樂團Over the Atlantic的作品,Should的版本起初比原曲和緩,中間出現一段扭曲的吉他橋段,巧妙融入Should早期較具實驗性的風格。躍動的鍵盤點綴了下一首歌曲〈Mistakes Are Mine〉,敘事者自行承擔感情失敗的原因而沒有怪罪對方,Marc Ostermeier隨著鼓與琴鍵聲拋擲出每一個充滿懊悔的音節,不過這首歌保留了樂團清新的氣質,宛如Sarah Records的樂團The Field Mice翻唱New Order的歌。〈In Monotone〉如同歌名,節奏偏緩慢、慵懶、虛弱無力,但其中描繪的憂鬱情緒仍然是美麗的。

對我來說,《The Great Pretend》的重頭戲其實在中間部分。單曲〈Down the Notch〉應該是專輯中最具流行性的歌曲,中板的節奏、Marc OstermeierTanya Maus的男女合唱都讓人想起indie pop樂團Stars貼心、純真的歌曲。〈Everybody Knows〉的多把吉他重奏則塗濃了到目前為止的粉嫩色彩,稍稍滿足瞪鞋樂迷對衝擊性的渴望。〈Dalliance〉簡短卻令人印象深刻,朦朧的吉他噪音迎面襲來,Marc OstermeierTanya Maus的模糊歌聲像一陣陣的夏日微風帶來絲絲涼意。後半段另一首喜歡的歌曲是〈Amends〉,明顯的節拍和Ostermeier刻意壓低的嗓音都讓我想起幾年沒有出輯的Monster Movie

除了〈Down the Notch〉以外,嚴格說來《The Great Pretend》並沒有一聽就讓人立刻喜愛上的歌,聽《The Great Pretend》的時光有如週末的早晨,感覺舒適但不知不覺就流逝了。當我的耳朵已經習慣更有辨識度的聲音,《The Great Pretend》提醒了我去欣賞簡單、樸拙的音樂,並珍惜生活中每個平凡的片刻。

by Debby

評分:

Carsick Cars – 3

by DOPM

中國搖滾樂隊Carsick Cars在〈野草〉這首歌中唱著:「你擋在歷史的面前,放慢我們前進的時間,當野草被智者們點燃,勇敢的人便跟隨者火焰,世界不再是你的想像,不是支離破碎的幻想」這段歌詞看似簡單,但當中的寓意卻讓人充滿想像,甚至也代表了他們在新專輯《3》中的核心概念,關於歷史的回望、對自由的渴望、對希望微光的抱持,接下來誰要當智者,誰又要當勇敢的人就是大家的事了,而能讓火焰越燒越旺又不讓自己灼傷又是另一門學問,至少我們需要看到一個明亮的方向。

以全新陣容出發的Carsick Cars聽起來實在不一樣,除了主唱張守望的吉他和歌聲依舊外,孫鶴庭與何凡成為新任的鼓手和貝斯手為樂隊注入新的風格,並且找來Spacemen 3的Peter Kember與The Clean的鼓手Hamish Kilgour擔任製作,講到Spacemen 3或許大家比較熟悉,但啟發紐西蘭「但丁之聲」場景的獨立搖滾樂隊The Clean也是相當重要的樂團,至少我自己相當喜歡他們的音樂,比起英美的龐克音樂更加具有變化性與帶有一股純真,而《3》聽起來融合了新迷幻以及The Clean時而粗曠時而明亮(jangly)的吉他音色,聽起來上比上一張專輯《You Can Listen, You Can Talk》的尖銳吉他噪音風格來得更加圓潤,在這樣的變化下,過往他們所被貼上的Sonic Youth標籤幾乎可以撕下一半。

雖然以前對Carsick Cars的印象就是吉他要表現的夠粗夠噪並且擺在所有樂器的最前頭,但聽聽〈The Best VPN So Far〉就相當不一樣,吉他不再單純只是噪音,而是具有音景和巧妙的性格,鼓與貝斯再將Krautrock的實驗風格帶入,這首歌如同上張專輯〈防火牆殺死了我們的貓〉一樣,對中國的網路長城帶有一種戲謔的嘲諷,兩首歌都沒有歌聲,只有訊號般的樂器聲行駛在牆上找出路,等待跨越的瞬間。

「你和他們來到城市裡,而裡面的人想要跑出去,自由是個長久的話題,卻不知該如何才能得到你」〈圍城〉這首歌的歌詞表露出一種無奈,當我們對城市抱持著憧憬,充滿對自由的想像,卻孰不知城市只是另一座監牢,早待在裡面的人想著也是離開,真正的生活永遠在他方,當談論自由,自由又是什麼,除了永無止盡的追尋,對於得到自由這件事我們沒有一定的答案。

如果改變的時刻到了,你會在那裡嗎?其實我不知道〈Could You Be There ?〉在唱的是什麼,但我也不需要一首歌來告訴我該站在哪一邊,時刻到了,我們會用各種方式來改變,一句「你會去嗎?」抵過所有溫情的歌曲與千言萬語,當然也別忘了帶上我們的智慧。這首歌的間奏真的編得很好聽,電吉他錚錚亮的上下盤旋,替整首歌增色不少。

《3》對Carsick Cars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他們很懂得自己要做的是什麼樣的音樂,並且找到一個新的出口、新的風格,可以說他們變得流行了一點,但我其實不怎麼介意,因為他們還是很內行的走在獨立搖滾的脈絡上。回過頭聽〈中南海〉突然有種〈十五分鐘年華老去〉的感覺,記得大家都還很年輕,結果五年也就過去了,同樣不變的是一樣炎熱的夏天。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