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 - Document (1987)

by DOPM
奮起的時刻已經確立
你最好開始改變態度
- R.E.M. 〈Finest Worksong〉
REM-Document_No_5-Frontal.jpg

R.E.M.的第五張專輯《Document》通常被視為他們政治意味最濃厚的作品。〈Finest Worksong〉第一個劃破寂靜的聲音就是Peter Buck憤怒的吉他,揭開專輯的序幕,然後Michael Stipe用前幾張專輯都聽不到的清晰咬字呼籲勞動階級的我們群起抗爭。接續的〈Welcome to the Occupation〉控訴已開發國家透過跨國企業去掠奪未開發國家的天然與人力資源。〈Exhuming McCarthy〉則批判美國在雷根/老布希時代極右派的政治風氣,歌曲中還加入一段錄音,是美國著名反共產主義的政治人物Joseph McCarthy在調查Joesph N. Welsh的軍隊是否與共產黨互通時,Welsh回批的:「我們不要再逼迫這位老兄了,參議員…你夠了沒有…你到底有沒有一點良知?」

雖然批評時事的藝術作品不僅在當代能振聾發嘳,後人回去欣賞也會對藝術家感到由衷敬佩,但是其中傳達的訊息要是不能跨越時代,多年後要受到感動可能會被時空的屏障所阻礙。R.E.M.低調深沉、時而自嘲的特色,讓《Document》的歌曲在25年後依舊耐人尋味。他們並沒有擺出一副要教導歌迷的高姿態,而是用11首動聽的歌曲隱晦地散播了一些訊息。這樣也許不夠有勇氣,不過他們不需要變成政治家。

Michael Stipe的歌詞是出了名的神秘晦澀,令樂團名氣扶搖直上的歌曲〈The One I Love〉的歌詞不管讀再多遍,都還是難以理解其中含意:「這首歌獻給我愛的人。一個我可以消磨時間的簡單工具。開火!」可能為了某種目的,火焰的意象貫串整張專輯,歌曲〈Fireplace〉充滿末日景象,但其中的敘事者在一切燃盡前卻只想好好跳一支舞,結尾曲〈Oddfellows 151〉描寫怪異的孩子在著火的房屋後方試著向智者證明自己的立場,也許火會招致毀滅,也能帶來新生。

此外,R.E.M.一向是一支具有幽默感的樂團,已經成為經典之一的〈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And I Feel Fine)〉主要是在寫Michael Stipe的奇異夢境,歡慶的氣氛將末日恐懼轉化為黑色幽默。前面提到的〈Exhuming McCarthy〉結構變化數次,整體感覺十分逗趣。翻唱自Wire的歌曲〈Strange〉也莫名地歡欣,但上一張專輯《Lifes Rich Pageant》中的翻唱曲〈Superman〉還是略勝一籌。

這次25週年的重發版本的重新混音,似乎把《Document》的銳氣削弱了一些。以前聽《Document》的時候會覺得聲音偏尖銳,這和從這張專輯開始與R.E.M.合作的製作人Scott Litt脫不了關係。他把R.E.M.過去模糊的聲響變得清晰,更容易讓主流觀眾接受,之後R.E.M.輝煌時代的專輯(從《Green》到《New Adventures in Hi-Fi》)都是由他製作。新版的《Document》的聲音較為圓融,很容易從〈Welcome to the Occupation〉、〈Disturbance at the Heron House〉等歌曲聽到他們jangle pop的出身。第二張Bonus CD則收錄他們1987年演唱會的現場錄音,老實說,錄音品質不怎麼樣,對我來說有趣的地方是可以聽到前幾張專輯的歌曲在樂團更有流行性自覺之後,在現場會如何改編。個人很喜愛的歌曲〈Driver 8〉的吉他音色變得較為陽剛,Michael Stipe的唱法也擺脫了過去的喃喃自語,每個字都唱得很用力,不過以前清新的民謠風格還是比較合我胃口。首張EP的歌〈Wolves, Lower〉原本陰鬱、低微,現場Mike Mills的和聲變得非常特出。

​《Document》也是R.E.M.最後一張在獨立廠牌I.R.S. Records發行的專輯,之後他們就獲得華納唱片的合約,成為大多數人熟悉的R.E.M.樣貌。大部份的搖滾樂介紹書籍都會把R.E.M.從美國小鎮的不起眼樂隊蛻變為全球巨星的故事,寫成一篇激勵人心的章節。要刻意把R.E.M.的音樂生涯分為獨立與主流兩部份,其實也沒有必要,R.E.M.在華納唱片時期也寫了很多張優秀的專輯。只不過他們在I.R.S. Records發的前五張專輯並未獲得注目,令人有些惋惜,因為《Document》並不是他們最棒的「獨立」專輯。如果你喜歡《Document》裡面一些難以穿透的元素、或者一些溫柔的、脆弱的時刻、或者讓人不禁跳起舞來的節奏,很有機會你也會愛上他們更早期的作品。

by Debby​

From the audiophile (MFSL Records) remastered version of "Document" Use HD option for best experience! All converting was done using Asus Xonar STX audio card, hence the great audio quality.

Music video by R.E.M. performing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And I Feel Fine) (2003 Digital Remaster).

Uploaded by remhq on 2012-08-07.

Breathless - Blue Moon (1999)

by DOPM
jukebox.php.jpg

今年八月的最後一天出現了八月的第二次滿月。一個月當中有兩次滿月的情況並不常見,第二個滿月在西方傳統中稱為「Blue Moon」,雖然不會因此看到藍色的月亮,但是就像流星雨、日月蝕一般,特殊的天體現象總是令人感到驚奇。

音樂上以「Blue Moon」為主題的作品除了貓王的歌曲〈Blue Moon〉以外,後龐克樂團Breathless在1999年也出過一張叫做《Blue Moon》的專輯。

Breathless是一支嚴重被低估的樂團,他們八零年代的專輯是Joy Division、The Cure、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早期Cocteau Twins等後龐克樂團的集大成,又有些Pink Floyd般的前衛色彩,即使好聽卻不容易讓聽者牢記在心。要不是主唱Dominic Appleton因為情感豐富的歌聲而受邀到4AD的超級樂團This Mortal Coil獻聲,也許Breathless能得到的肯定就更少了。

他們最受歡迎的專輯出現在九零年代初期,1991年的《Between Happiness and Heartache》是迷戀Slowdive和耽美曲風的樂迷都會喜愛的專輯,之後,Breathless創作遇到了瓶頸,《Blue Moon》原本在1994年就已經初步錄完,但樂團成員一致認為聽起來太像《Between Happiness and Heartache》第二,毅然決然地全部重新來過。因為Bass手Ari Neufeld正好剛上完錄音課程,激起團員進行新嘗試的興趣;他們把麥克風設置在錄音室四周,先錄製完樂器部份、進行編曲,數週後才錄製Dominic Appleton唱歌的部份。製作方式改變讓Breathless擺脫固有的歌曲結構,做出更富實驗性的歌曲,例如收錄在Bonus CD的歌曲〈Moonshine〉就沒有人聲、甚至沒有吉他和bass,只用keyboard和環繞聲響譜出神秘莫測的氛圍。

長七分鐘的開場曲〈Walk Down the Water〉拖著一些細微的電子音效緩慢進場,鼓聲、bass、人聲和吉他逐漸聚積上來,Appleton萬念俱灰地悼念青春的流逝、朋友的離棄。主題雖然令人絕望,歌曲行進方式卻優雅、自持,彷彿不願放掉僅存的尊嚴。

〈Magic Lamp〉描寫嫉妒的愛人,斷斷續續的節奏如泣如訴,然後爆發成一段激烈的吉他獨奏。〈Goodnight〉是唯一一首保留1994年錄音版本的歌曲,懾人的吉他迴響如同上張專輯的錯愛輓歌。在純演奏曲〈Green Finger Swinger〉後,〈Come Reassure Me〉前四分鐘都只有樂器演奏,正當以為又是另一首純音樂時,吉他越來越激昂,Appleton唱出的字字句句都帶刺,企圖傷害背叛的愛人。到了〈All the Reasons Slide〉,即使憤恨的情緒終於稍微緩和,焦躁的鼓點和電子音效聽來依然令聽者坐立難安。結尾曲〈No Answered Prayers〉,Breathless還是回到他們後龐克的根源,寫出全輯最抑鬱低迷的曲子。

《Blue Moon》的Breathless在某些環節的處理有點像Spiritualized一般迷幻失重,不過歌曲中寫的都是赤裸裸的情感,他們還是放不掉後龐克的戲劇化傾向。像經歷痛苦事件後獨自一人在野外行走,不論空中那道投射到地上的灰白光束多麼令你著迷,它同時也喚起了你一些痛苦的回憶。

by Debby

from: "Blue moon" (1999)

Underrated british band and my favorite instrumental song...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